Skip to main content

高等教育的未来精神

高等教育的未来精神

陈庆炎以高等教育的未来为题在新加坡管理大学的公开讲座,有如一篇教育部官员起草的文章。他谈到的高教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好像蜻蜓点水,了无新意。

过去:教育的精神何在

首先,他从独立以来的教育讲起,这是一段历史。在过去的50 60 年里,我们的高教(这里指大学,理工学院和工教)好像没有什么精神可言。反而是被关闭的南大,以及相关联的华校生,在历史上,留下“南大精神“

这么多年来,我们的高教的规模是越办越大,设备越来越好,花的钱也直线上升,怎么一点也看不到一点精神。南洋理工大学,还想要延续南大精神,这谈何容易。斯人已去,精神不在,如何延续。

南大虽然只是培养了21 届毕业生,但是,它所留下的精神,却是历史留名,经得起考验,事实上,这股精神,也像新加坡开国初期的奋斗精神一样,为国家,甚至东南亚做出贡献。

陈庆炎原本可以用比较正面,肯定的语气来说明这段历史,鼓励学生,同时,为自己加分,争取老华校生的选票,但是,他选择逃避历史,或许,曾经作为教育部长的他,也曾经参与其事,同意关闭南大。

现在:顺心的事业难求

陈庆炎似乎对我国高教所取得的成绩很满意。他说,我们现在已经进入没有 “role model” 的时代。我们的高教水准,甚至比一些欧美国家都好。以前,我们借鉴欧美国家,但是,现在,我们要自己寻找自己的高教之路。过去没有把教育精神给正确化,现在要以何种精神延续下去?要怎么创出一条新路?

他说,现在的毕业生,一生中有可能要换1, 2, 3 4份工作,职业或事业。毕业生可以依自己的兴趣来发展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是比较正面的说法。但是,从反面来看,就业市场的变化,专业化,和要求都会比以前更加严峻,就好像年轻人,要买房子一样,困难重重。

这种情形,事实上已经发生了。不然,怎么会有WDA,一直在强调re-skilling, re-training continued education。问题是,我们的社会是不敬老的,你越老,你越培训,工资就比上一回来得低。你心里不平衡,收入低于开支,怎么办?这时,你可能需要南大精神来支持一下,但是,现在的高教没有给你培养这种精神。

是危险,也是机会。陈庆炎提到中国,印度的新机会,新挑战,问题是新加坡的高教,是否有提供毕业生面对这些挑战和机会的心理准备,精神准备?

未来:正常的开放

陈庆炎在提到未来的高教时,提出三点:全面性,灵活性和开放性(comprehensive, flexibility, openness)。他希望新加坡的高教能够以全面性,广泛性的方法,来灵活性的接纳开放性的新观念和新思维。

这原本就是正常的开放,大家都在走这条路。只是,陈庆炎忘了,他自己提到过的正常的政治(political norm)。正常的政治即是有反对党参与的政治。也是他提到的大选后的三赢之一。

未来的高教,必须准备和接纳新加坡的将来,不管是政治还是社会活动,教育活动,都不可能没有反对党的参与。

年轻人已经有这个诉求,新加坡高教当局如果继续执行过去的保守态度,不仅是开历史的倒车,还误读了陈庆炎提出的全面性,灵活性和开放性。把原本的正常开放,变成局限性的开放,或者是学术开放,政治上保守,变成不三不四的开放。

一个伟大的高教,要有开放的胸怀。正如,陈庆炎说的:高教的角色不是准备毕业生工作,而是为社会和人生做出贡献。
‘The role of higher education is not just to prepare one for a job, but for a contributing role in society and for life.’

没有精神,怎么能对国家,社会,人生做出贡献?

陈庆炎的三大败笔

这是指他在谈到过去,现在和未来,没有自我判断,根据准备好的文章照读。他要竞选总统,做个独立思维的总统,的确是要为自己加分的。

过去:如果他提出南大精神,华校生的感受,给予认可,这肯定能够为他加分。就像,他自认是他更改大学毕业女生的子女有优先入学的条规一样,把功劳加在自己身上。

现在:如果他能够体谅中年失业,要重新培训,面对生活的压力,为这些人说些公道话,甚至要政府重视,关心他们。总好过提到现在的毕业生一生中可能要换几份工作,事业的愿景来得好。他为毕业生描绘一个美好的前途,没有告诉凶险,要用精神来克服困难,似乎是报喜不报忧。诚意令人怀疑。

未来:既然他提到政治的正常化,为何,不顺理成章的也提醒高教当局, 必须注意这个趋势,以更开发的,更包容的心态来正视这个现实。一个逃避政治开发的高教,是无法培养出全面性,灵活性和开放性的毕业生。

因此,看了他的高等教育的未来全文,作为一个资深的政治家,我就是不明白他为何不通过这个机会,吸引多一些票,反而要放弃过去(老年人),现在(中年人) 和未来(年轻人的选票)。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Sub-standard PAP and the Singapore education system

I make a 'policy shift' when I hear the debate of right politics, constructive politics and sub-standard opposition. My original aim is to discuss about “Su Dongbo, Zhang Juzheng and Singapore education system”. The discussion will end with a sub-standard PAP, in particular from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PAP potential candidates. Another policy shift is to discuss it like a play, a drama and make it more entertainment rather than a sub-standard political discussion. Act 1 Gangster’s demand Imagine a sense in the Hong Kong's gangster movie (or a godfather movie), the gangsters' master is shouting at his poor opponent and demand him to give a price for his wrong act. The poor guy without any resources can only offer his body or his service to work for the master. Back in his own chamber, the master is still not satisfied and continues to shout 'don't play, play, you think you are hero, you think you are tiger, or superstar or acting

因为有比较, 才知道做得不够, 才明白什么叫做易通。

  因为有比较, 才知道做得不够, 才明白什么叫做易通。 如果只有一套解决方法,很难看出好坏,方便还是不方便,易通还是不容易通。用新方法代替旧的系统,人们当然会做比较,尤其是科技产品,使用的人很多,一用就马上看到结果。 这是一个竞争的世界,即使一党独大,也要考虑到便民。当人民觉得不方便,不好用,不易通,就会反映,发声,不满。为什么没有预先想到,最可怕的是测试时,已经接到反应,还是不加改善。或许,行动党还抱着“令伯”最大,用者自行解决问题。 易通公交收费系统的整合,似乎缺少一种人文,沟通,反而更加多表现出政府的独断独行。尤其重要的是,如果只有一套系统,我们是看不出问题,做不出好坏的评价。 这其实证明国会里不可以只有一把声音,没有比较,没有进步。

梁文辉可能有点傻, 但却是真的真情流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