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对话的结果难道就是要达到一个目的:让现任总理做到70岁吗?因为,‘他也坦承,目前来定夺内阁是否已出现具总理潜能的人仍言之过早。’(早报,9月29日)
意思不是很明白吗?没有人选,全国人民要慢慢等,一直等到70大寿,才突然冒出一个所谓的人选。不久前,总理不是说过,行动党政府考虑问题很远,看的是20年后的事情,为何这件事没有20年的考虑?20年的准备?有心还是无意,说着说着怎么出了一个司马昭的影子?
事实上,行动党有没有总理人选,以及它如何演变成为一种全国对话的共识,原本就是行动党内部的问题。因为,一旦它不是执政党,这个课题就不再是全国共识了。为何要把全国人民拖下水,还说如果全国没有共识,将出现一个分裂的政治。到底是谁在分裂国家,谁在玩政治游戏,谁在为70岁而努力?谁在为70岁而有惑?
欧巴马,卡梅伦都不可以当国家领袖
根据总理和行动党的游戏规则,欧巴马和卡梅伦都不可以担任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了。首先他们没有被发掘成为国家的接班人;没有被发现有没有具有潜质;同时,国家也还没有准备好。
错就错在人民选择了他们,他们就有资格成为国家领袖。但是,这种打破行动党思维的做法,没有细心考虑最好人才的做法,是要不得的。在总理看来,在行动党想来,是会加速加深我国的政治分裂的。
因此,总理才强调:
“如果社会缺少该共识,那就会出现僵局或失灵的情况。就如美国现在多方面出现鸿沟,不管是共和党和民主党之间、左翼和右翼、希望税务低者和希望政府提高医疗保健花费者,或开放与保守的人。”(早报,9月28日)
顺风顺水50年,这个共识可以维持下去吗?
行动党的这套潜规则,这套安排接班人的方法,过去50年顺风顺水的精心安排,会不会过时了呢?把行动党等同新加坡,把行动党等同政府,希望永远执政的思路,希望通过全国对话取得共识,继续执政下去的做法,是否合乎新的政治常态?
虽然,我国的公务员近来有些不检点,但是,我国的公共行政效率还是可以的。不论谁是总理,他们依然会执行执政党的政策的,除非行动党沦为在野党后,会搞些破坏工作。好像,选举结果不合行动党的意思,就出动军队维持次序这样的言论,就是破坏工作之一。
原来,全国对话没有预先设立主题还有这样深层的意思。就是什么都可以谈,当然做到70岁也可以是一个话题。没有主题,当然什么都可以谈,什么都可以不谈。喜欢的就谈,不喜欢的就选择性的不谈。
总理的隐忧,过不了20年
当然,总理还是有隐忧的,过得了10年,很可能过不了20年。早报28日的报道:
新加坡国会20年后是否仍由人民行动党主导,取决于大家对社会发展方向是否有持久的共识。
意思是说,有共识就有行动党政府,没有共识就没有行动党政府。难怪总理会形容这是一件大问题:
“在20年后还会当总理,而如果届时他尚未退位,那就表示“出现了大问题”。
怎么说着说着又加多10年,还是大问题。难道他还想10加10吗?到时的大问题,很可能是突然从总理变成国会反对党领袖。这真的是行动党的大问题。不是新加坡的大问题。因为,新加坡已经有另一个共识,选另外一位总理人选。或许,新政府怜香惜玉,把李总理变为李资政,这或许比较接近新的全国共识。
为什么全国对话的共识只可以有一个版本:行动党的共识和70岁的共识,不能是其他国人的共识,提早下班的共识呢?为什么早报会这么报道:
如果全国有共识,那意味着一个政党可获得人民强有力的委托,能够有效地为新加坡人谋福祉。
人民为什么要“强有力的委托一个政党“,而这个政党似乎就是指行动党。为什么说“获得人民强有力的委托,(就)能够有效地为新加坡人谋福祉。”50年来的“人民强有力的委托”,换来的是“福祉”吗?
为什么要把行动党,共识,强有力的委托,福祉连在一起,共生共荣呢?这似乎有点强人所难。人民有选择新加坡的未来的权力,如果人民选择的不是行动党的共识,那行动党的共识就是行动党小圈圈的共识,而‘没有总理潜质的人选‘的共识,更是小圈圈中的小圈圈共识。
新加坡人可不吃这套小圈圈的共识,他们有自己的共识,一个有别于行动党的共识。总理说的‘没共识就政治分裂‘的言论,就是行动党政治的代表,一党独大的小圈圈思维。
难怪和总主教见面也要搞小圈圈,当然和总主教达致的共识,也是小圈圈共识。想到这里,类似的小圈圈还真不少,例如:外汇储备的小圈圈共识,公积金的小圈圈共识,内安法的小小圈圈共识,主流媒体的小圈圈共识,全国对话的小圈圈共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小圈圈共识是如何共识起来的?
难怪和总主教见面也要搞小圈圈,当然和总主教达致的共识,也是小圈圈共识。想到这里,类似的小圈圈还真不少,例如:外汇储备的小圈圈共识,公积金的小圈圈共识,内安法的小小圈圈共识,主流媒体的小圈圈共识,全国对话的小圈圈共识。。。又有多少人知道这些小圈圈共识是如何共识起来的?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