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肋就是鸡肋,整形后的鸡肋还是鸡肋。行动党就是行动党,预算案后调整政策后的行动党,还是没有改变的行动党。
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因此,这是一种选择。行动党抛出鸡肋预算案,以及其他的鸡肋政策和措施,无非就是希望选民选择相信行动党的改变,误导选民认为政府是真心的聆听民意。但是,一个执政50多年的行动党,会违背它过去的成功模式,做出重大改变吗?
因此,行动党只能推出鸡肋,又为鸡肋整容,使它看起来像鸡腿,让人们幻觉这是好东西,行动党已经做出改变。但是,整容过的鸡肋,只是修整而已,调整政策而已,因此,它只能是无肉的鸡肋,表面改变而已。
历史的发展,往往有时候偏偏发生的无力反击的情形。当行动党最需要魄力领袖的时侯,却没有出现这样的人才。东西德合并,苏联解体,茉莉花运动,甚至更早的蒋介石政权。这里不讨论谁对谁错,当政者的政治智慧和领导能力,在最后时刻,是有可能扭转局面的。可惜,行动党现任领导人没有魅力人物。
看看行动党目前的领导层,我们看不到这样的素质。因此,没有‘料’,即使行动党想变,也很可能变不出东西来。再加上过去累积的包袱,更不可能跳出思维的旧框框。一个一直向右走的政党,有可能一下子往左走吗?除非行动党能像50,60年代那样,有那样素质的领导,从左走向右,背弃为人民而行动的原则。
这里从几遍发表的英文博文中,找出行动党不能,不会,也不愿改变的原因:
只有行动党是最好的
主流媒体一直是行动党手中的王牌,而且,只知道说反对党不好,行动党最行。这个情形不可能改变。就像法国大革命后,革命党人初期犯的错误,一直被敌对派,敌对国拿来当革命不好的负面教材。#1
法国大革命的一切都是不好的,魔鬼式的。The Contrast 1792 wikipedia |
新加坡主流媒体,不也是对在野人士,反对党进行这样的攻击吗?不只是针对在野党,主流媒体还时不时的选择偏见式的报道。#2 海峡时报在榜鹅东补选前的选民调查,故意做出误导性的民意走向,最后在网民的压力下,不得不做出道歉。
东印度公司的管理
把国家当成公司来管理,这更不可能改变。不然如何维持‘高薪养廉’(真的吗?)。1819年新加坡开埠以来,从来就没有摆脱殖民地的管理方式。东印度公司唯利是图的管理,由英国总督接着顺理成章的接管过去。#3
1876-78 印度大饥荒,粮食还出口牟利。 wikipedia |
最快最容易的解决方法
– 人口经济
新加坡要用最短最快的方法赶超发达国家,把其他小龙抛在后面,就是还是依然是利用人力来拉动。这从其他小龙人口增加幅度(另一个是汇率)没有我们这样快看出来。
Year
|
Total Population ('000)
|
Singapore Residents ('000)
| |
Prime Minister
| |||
1990 (Census)
|
3,047.1
|
2,735.9
|
Goh Chok Tong
|
1991
|
3,135.1
|
2,794.7
| |
1992
|
3,230.7
|
2,849.8
| |
1993
|
3,313.5
|
2,904.5
| |
1994
|
3,419.0
|
2,959.4
| |
1995
|
3,524.5
|
3,013.5
| |
1996
|
3,670.7
|
3,068.1
| |
1997
|
3,796.0
|
3,123.4
| |
1998
|
3,927.2
|
3,180.0
| |
1999
|
3,958.7
|
3,229.7
| |
2000 (Census)
|
4,027.9
|
3,273.4
| |
2001
|
4,138.0
|
3,325.9
| |
2002
|
4,176.0
|
3,382.9
| |
2003
|
4,114.8
|
3,366.9
| |
2004
|
4,166.7
|
3,413.3
|
Lee Hsien Loong
|
2005
|
4,265.8
|
3,467.8
| |
2006
|
4,401.4
|
3,525.9
| |
2007
|
4,588.6
|
3,583.1
| |
2008
|
4,839.4
|
3,642.7
| |
2009
|
4,987.6
|
3,733.9
| |
2010 (Census)
|
5,076.7
|
3,771.7
| |
2011
|
5,183.7
|
3,789.3
| |
2012
|
5,312.4
|
3,818.2
|
Dept. of Statistics, Singapore
李显龙当总理用七年时间把人口增加一百万,同比,吴作栋却用了10年。#4#5 事实上,我们的经济在2000年代,甚至更早就应该转型,但是我们却没有这么做,或者不愿意改变。(吴作栋在做总理的最后三年2001-2003,新加坡人口并没有增加,这代表什么,想转型但是接班人却不愿意吗?难怪我们的瑞士生活无望。#5)
因此,总理想出来的方法就是持续的人口(sustainable
population)而不是持续的新加坡(sustainable Singapore)。#6
帝国伙伴中间人协助
英国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不能只靠自己人。在印度,它就需要帝国伙伴这类中间人协助管理这个庞大的殖民地。因此,殖民地政府就培养了很多当地精英,由他们来负责政府的行政管理工作。#7
这些当地精英当然也乐得为君为民服务。除了当地精英,当然英国外国商人,也到印度做生意。大家为经济打拼,在医药保健,金钱,教育,社会地位都有所提高,互惠互利。
今天的新加坡当然依然有这些中间人,国内国外都有。因此,当工人党提出本身的人口政策时,我们就看到外国商会,本地商会,餐饮业公会,中小型企业公会等等都出来喊话。
行动党这种帝国伙伴的思维,维护伙伴利益的思维,不可能一下,甚至不可能去掉,所以,想要行动党做出大改变,是不大可能的。
独立思考的兴起
新加坡独立了这么多年,现在才慢慢出现独立思考。或许是媒体的控制,或者是帝国伙伴的思维,或许经济压过一切,或者人力太过便宜(本地低收入家庭),人们懒得独立思考。
但是,这种局面是不可能维持长久的。香港,台湾都出现港独,台独的思维(这里不讨论‘独’的正确与否),这显出这些地区人们的思维出现变化。#8 我们又怎能成为一个意外呢!
新加坡作为一个独立国家,其实,更应该有独立思考的机会。但是,行动党一党独大太久,我们的独立思考却被经济压下,直到我们被经济压倒忍无可忍,贫富差距越拉越大,才开始思考国家的未来。
行动党当然不希望看到这种局面的出现,也不希望改变。但是,这种独立思考却要求行动党做出改变,越来越多的的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喝着行动党的奶水(教育),但是却是在投选在野党的气氛下成长。因此,改变和独立思考已经是一种诉求。
在建国初期,大家经济状况都不好的情形下,有鸡肋吃,应该是很不错了。但是,随着经济的蛋糕越来越大,有人却连鸡肋都吃不到。这不是变相退步吗?因此,他们只能寄望在改变上。日子久了,连中产阶级都觉得他们有可能也要吃鸡肋,这种危机感,不得不令他们也要求改变。
但是,行动党还是一直没有改变的诚意,反而邀请人们出席对话会,端出来的又是鸡肋。最强有力的证明行动党不变之心的是:该党议员林伟杰说一句话:即使遇到政治海啸失去政权,行动党还是要维持原则,只要对新加坡有利,行动党就去做。#3
看来久候的改变未到也不会到,行动党的鸡肋最终将变成行动党的苦头。正如林伟杰议员说的即使这是政治自杀,行动党也不怕。#3
#1
#2
#3
#4
#5
#6
#7
#8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