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爱?1000万人口,500万穷人。
最近又有人提起1000万人口的概念。从理论上说新加坡可以容纳1000万人居住。从经济上出发,人口多就是一个红利。而新加坡又是一个经济挂帅的国家。这或许也是人民行动党唯一可以推动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过去几十年,新加坡经济发展的确依靠外劳、外力、外来人才和资本。因此,在接近600万人口中,只有300多万本地人。在200多万的非新加坡公民中,有超过100万人属于低收入者。这个低收入的定义,是指在新加坡属于低收入,回到他们的国家,却不是。因此,他们愿意来新加坡工作,为我们做出贡献。这似乎是两全其美。
这个两全其美看起来像是我们的大爱。我们开放新加坡,创造低收入就业机会给外国人。他们把赚来的钱汇回母国,造福他们的家人。对于那些获得高薪的外来人才,那更加是大大的大爱。当然,我们也从他们在本地的消费中获利。
新加坡没有官方的贫穷线。保守估计大约有10%家庭属于低收入者。而冠病将会导致低收入者的人数上升。贫穷人数或许有50万人以上。
因此,简单的算一算,接近600万居民中,有大约200万上下的低收入者。
如果,人口上升到1000万,意味着我们会有400万低收入人群。当人口老化问题,经济失调,失业增加的情形加剧,在1000万人口中,有可能出现500万贫穷人士。当然,行动党会说,外劳,外力不算,因此,500万的数目要减半。
新加坡的经济发展类似美国,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贫富不均,而不是共享财富为目标。今天在美国发生的种种弊端、怪现象,是否不久后也将在新加坡发生。最近,加州出现火车窃案影响供应链,这显示贫穷、贫富不均最后将会影响经济发展。美国的竞争力也会被拖累。
我们为了经济发展而创造了这么多的低收入者,让贫富不均继续恶化,是不是一种大爱的表现?当我们提出1000万人口时,我们如何做到财富比较公平的分配?
这不是一个理性的问题,而是一个感性问题。如果不幸成了低收入者,感觉如何?政府会协助吗?投票的心情又如何?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