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选迷思,PAP的困境10:
POFMA 更正指示,既不告,也不禁,到底是什么?多少选民关心假的部分,真的部分?看起来更像固票工作。
更正指示看起来好好玩。政府不告人,只要求在文章前,放个指示。它也不禁止文章,读者还是可以阅读,什么意思?收到指示的人和政党,还是可以参选。有没有可能这是一种“抹黑”,影响可信度,当然,也可能强化支持者对党的信任,不要被妖言惑众打动。
更正指示,反而让人关心,好奇。不告不禁似乎有半假半真的内容。所谓的假新闻,很可能不完全假,但是也不完全真。PAP有它的立场、论点。别人同样也有立场、论点。在真和假之间,人们开始检讨、检视政府的所作所为,是不是完全是真的。
主流媒体已经失去固票、影响选风的功能。年轻人更加喜爱新媒体,而社交媒体的管控很复杂,变化多端,处理不好,会失分。这就是为何, 指示针对的是社交媒体. 但是, 支持政府的人也看社交媒体, 为了不让他们受到政治不正确影响, 指示提醒他们, 官方的言论才是正确, 其他都是假新闻,不实言论.
这像不像巩固选票的行为?
社交媒体让PAP陷入两难。不可能完全禁止,也不可能放任不管。让部长享有绝对权力发出指示,单方面认可不认可言论,让人觉得专制、霸道、一言堂。这也说明PAP害怕,读者相信被更正的文章,相信假新闻变成真新闻,造成负面影响。
事实上,到底有多少选民关心指示?中下层关心通货膨胀,就业,组屋等,多过指示。甚至,购物券津贴,红包,折扣,免费物品等消息,更加令人兴奋。
既然写得出文章,多多少少都要有些墨水。社会出现改变,往往都由有点墨水的出头、带领。如果让假新闻、不实言论影响中下层选民,长久下去,就会变天。60年的亮丽经济表现,不可能没有瑕疵,更正指示如果只是针对,言论的瑕疵做文章,那就是打了自己嘴巴。你的瑕疵全民买单,反对者的瑕疵自己负责?两个标准,选民会看到的。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