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中国近代历史的人,都知道50年代的大跃进是什么回事,那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思想上,这都是一个大灾难。总理在国庆群众大会上用了转折点,新的大跃进(new way forward)来形容目前的新加坡。
因此,建议他最好以另外一个思路来思考未来的新加坡。转折点,大跃进是否适合他提出的策略新改变,和他的所谓治国新方向吻合?
或许说这是总理的政治选择,2011年后民意民情都不在行动党这边。情形如果继续恶化下去,行动党即使保得住政权,也将会失去更多的议席。因此,在离下次大选还有几年的时间前,推出一些利民措施,在物质上讨好一些边缘选民。 因此,我们看到教育上的小修改,住屋上的小津贴,还有,医药保健上“全民终身医药保险”。
他认为这是大改变,转折点,大大的跃进。事实上,这只不过是回到行动党创党时的原点,为大多数的新加坡人,不分语言,宗教,种族,创造美满的生活。在行动党的网站上,你还是可以看到这样的行动党誓约。http://www.pap.org.sg/about-pap/party-milestones
这几十年来,行动党偏离本身的原点太多,太远。在物质上无法满足国人,在贫富悬殊下,更是把居者有其屋,病者有照顾,老人有关爱,抛在脑后。甚至在教育上,落势家庭的提升机会,像就读名校上,也被抛离的远远的。
因此,总理所谓的改变,新策略,事实上,就是要向原点走。但是,又不能走向原点太近。因为,如果太近了,就像总理说的,不能没有名校还是不行的。没有了名校,奖学金得主哪里来?因此,每间学校都是好学校,是教育部的希望,而不是家长和学生的标准,指标。那么,要什么样的转折,什么样的大跃进,才可以改变和缩短这种距离。小一报名的小改变,小六会考成绩的等级区分,更多机会入读中学名校的选项,行吗?
提都没有提到精神思想的提升
总理在群众大会上,一直要给人民希望,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和落势群体和个人。新加坡的未来是美好,下一代会更好,建国的策略策划没有结束,也不会结束,要继续延续下去。海港空港美好家园,他为新加坡规划的是一个在物质上完美,精神上空虚的未来。
而这个物质上的完美,是否能够做到还是一个问题。从他出任总理以来,经济第一,高薪奖励,贫富悬殊加剧,更多人买不起房子,看不起病,更不用说买车了。是的,更多人出国,就像他在日本富士山那样,看到新加坡游客比日本人还多,充其量,这只是物质享受而已。
教育的普及化和英语西化,已经使到新加坡年轻一代,更加要求个性化,个人品味。即使是外来移民,甚至是老一辈国人,都在精神思想上有所要求。这是建国以来,最大的思想改变,或许说这是主流媒体影响力下跌,社交媒体影响力上升的时代。
国人,无论贫富,在精神思想上有各自不同的要求。也就是即使是住在同一座组屋,里面却出现不同的思想,不同的精神诉求。而总理只字不提人们的精神诉求。这种精神诉求,很可能比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更为重要。
在建国初期,人们为了建立一个强大的新加坡而努力。似乎没有考虑个人的得失。这是精神战胜物质,今天。我们站在物质的高点上,全球第一的人均收入,如果不能在精神上再度战胜物质,那我们所拥有的一切也将是空虚的。
早报今天的社论,来不及为群众大会造势加分,只谈了总统奖学金得奖人的多元化背景。新加坡大多数的政府奖学金得主都是出国留学,不在本地大学就读。即使本地大学世界排名一路领先,具有国际水准,但是,还是外国的月亮比较亮。难道建国48年后,我们还是对自己这样没有信心,总理不是说我们的教育令很多国家羡慕,这包括一些欧美国家,为何我们对自己还是缺少信心?
(从吴作栋这位本地大学毕业的前总理身上,我们不只看到本地大学毕业生能够胜任总理一职,似乎,他更加能够理解人民的需要。把奖学金得主送到外国大学深造,似乎更加加剧他们不解国人的诉求。这不只是政府对本地大学失去信心的问题,更加重要的是,他们对民情民意的拿捏问题。除非,他们本来就有着一种献身和牺牲的精神。)
这就要回到精神思想的问题上。有些网民说总理在大会流下鳄鱼眼泪,我倒不这么认为。应该说总理无法在精神上,协助更多落势人士和家庭而流眼泪比较贴切。
但是,要突破这个思维,找回以前的拼搏精神是如何的困难。转折不转折,跃进不跃进,没有了精神支持,新加坡是很难再向前一步的。尤为困难的是,如何叫得到好处的既得利益者,现出一些精神来帮助落势人士。
总理当然不会提到社交媒体新规定,当然不会提到新闻管制,当然不会提到内安法,会不会有大转折,大跃进。因此,总理的演讲,只是为了满足一些人的物质要求,而忽略了逐渐增加,人数越来越多的追求个性,追求个人品味的人的精神诉求。
或许,正如总理说的,我们已经做得很好了。现在,在物质上,再来一点较为平均的分配,就很圆满了。为何要开放自由空间,民主空间,媒体空间,来提升国人的精神呢!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