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经济的未来走向在哪里?贸工部说经济增长放慢,不需要过度担心,还有一位不管部长说,必要时,政府会出手。这些都是内部的评论,而真正影响新加坡经济的是外部因素,我们的外贸,我们的对外服务,对国民所得有着直接的巨大的影响。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稳定与否,往往考虑外部震荡对一个国家的冲击。例如:这个国家的外汇储备,外债,汇率,利率,贸易优势,再加上国内的竞争力,就业率,通膨率等因素。从新加坡政府的报告中,经济展望似乎没有出现大问题。因为,我们的外汇丰厚,外债是新加坡的公积金为主,汇率稳定,利率低,金融的贸易有优势,国内的通膨和就业也相对稳定。因此,评论说没有大问题,有着科学和数据支持。
当然,相信这个评论的前提是要相信这些科学和数据是真的,是可靠的。如果,对这些科学数据有所怀疑,可靠性就会降低,对新加坡的将来展望也将会有所保留。
如果我们跨越科学数据,勉强让它过关,我们还是要面对外部震荡的问题。这些外部震荡,很少新加坡人能够真正了解,而要明白其中的道理,又不是一般人的能力范围。因此,大多数新加坡人选择沉默,或者,相信政府的那一套说法。这是似乎跟西方哲学里的爱智慧,求真理背道而驰。
外部震荡,除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提到的那些金融名词外,还包括一些看不到,想不到,猜不到的意外。例如: 英国脱欧,川普中选,TPP没了,克拉运河开通,马来西亚/印尼政治变局,一带一路方向变了,等等的可能性。
言归正传。外部震荡和何去何从有何关系?
这当然有着极大的,密切的关系。
李显龙,人民行动党和新加坡政府几十年来都是三位一体。他们都是善于对内,国内出现什么内部震荡,很容易的就可以通过立法,修改宪法,执法,内安法,来完全控制。就像总统选举那样,预期可能出现内部震荡,就可以修改宪法解决。再如预期选民可能会对行动党不满,下次大选可能反对票增加,就以非选区议员人数增加来满足这个内部震荡。
因此,这三位一体无法操控的是---外部震荡。
上几篇博文,都有涉及到新加坡外交出现问题,外交人才出现天窗。简单来说,就是在美国接不上川普的内线,在中国跟不上政治变化,在欧洲英国,没有头绪,在拉美非洲,见不到门。至于马来西亚和印尼,和前朝相比,关系也疏远了。再说一下印度,连我们的外交高材生杨荣文,也误判印度的国内政治,不得不辞去那烂陀大学名誉校长一职。
后李光耀时代,新加坡的外交能力是否能够应付外部震荡的考验?
再举一个例子:新加坡武装部队的泰莱斯轮式装甲车在香港被扣留。这已经不是国防部的事情了。这是外部震荡,而要依靠外交程序来解决。但是,我们看到的报道却是国防部派人到香港,似乎只要解决运输的技术问题,事情就可以解决了。
外部震荡会随着外部的政治变化和三位一体的应变能力而出现不同的变数。我们的所谓美国通,中国通,欧洲通,日本通,都是冷战时代的产物,即使李显龙也可以归纳为这类产物。因此,当新加坡外部出现震荡时,即使三位一体牢牢的控制着国内,如果没有适当的外交人才,最后还是要付出的巨大的代价。
说到这里,我们必须深深的想一想,这三位一体的关系是否应该重新整理,思考:
- 李显龙是否到了何去何从的地步?
- 李显龙何去何从是否等于行动党何去何从?
- 行动党何去何从是否等同新加坡何去何从?
从行动党的立场来看,如果李显龙已经到了何去何从的地步,为了行动党的长期利益是否应该换人做做了?行动党有没有必要一直被所谓的‘接班人’思维困住?外部震荡不会等行动党的接班人问题,更加也不会同情行动党没有接班人。
更深一层的思考是,从新加坡立场出发,如果李显龙和行动党已经到了何去何从的地步,一直没有接班人,为了国家的长期利益是否应该换人换党做做了?我们有必要一直被所谓的‘行动党接班人’困扰住吗?我们有必要一直守着李显龙这棵树,而失去新加坡这座狮子之城吗?
外部震荡已经告诉我们震荡的种种可能性。当然李显龙-行动党-新加坡政府会自我夸耀,只有三位一体才能解决外部震荡。事实证明,希拉里-民主党-美国政府,这三位一体倒了。卡梅伦-保守党-英国政府也倒了。美国人把希拉里和民主党换了,英国人只把卡梅伦换了,这两个国家并没有倒下,为什么?因为,他们并没有缺少外交人才,国会的制衡,法院的独立, 还有政府运作如常。
新加坡人有必要好好的思考,李显龙和行动党在无法面对外部震荡时,是否会要求人民做出更加大的牺牲?对内进一步监控?就正如几十年来,一直要求团结#。事实上,行动党的所作所为,否定制衡,一党独大,任意修改法律,宪法,贫富悬殊,不正是造成社会分化的原因吗?
#
‘总理说英国脱欧公投和美国选举,反映了社会分化。要避免类似现象分裂我国,就必须培养人民的团结意识和认同感。’ (channel8news.sg)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