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公积金是个人的,鼓励的是私德。

公积金是很个人的,在行动党的不走福利政策下,你贡献多少公积金,将来你就拿多少公积金再加上存款利息。但是,在行动党政府复杂化公积金制度后,一般人根本分不清个人和国家的关系,搞到最后,分不清你的我的。最后,只能无奈的高喊:还我公积金!

或许,我们从做账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比较欧美的个人所得的情形后,就会了解到为什么,公积金是真的很个人,拿的是自己的钱,没有拿到国家的钱。为了方便,我们就拿公积金的三个户口为例子:

欧美,尤其是欧洲的福利国家:

公司在发薪水给雇员时,首先算出毛薪金是多少,然后就减去我们公积金制度下的三个户口的薪金:普通户口,医药户口和特别户口(养老时变为养老户口)。在这些国家,这三个户口的存款被当成是社会保险金,医药保险金,和养老保险金。当然,这些国家扣除的钱还不止这些,还要加上失业保险金,小孩保险金,职业病保险金等等。

因此,雇员最后拿到手的净薪金,在扣除税务后,可能只有毛薪金的一半。英美福利比较差,扣的比较少。

这些国家的政府,拿了这些保险金,有些就设立国家的主权投资公司,有点像我们的淡马锡,政府投资公司那样,为这些雇员找投资机会,增加回报。当然,也有一些作为国家的建设基金,像我们的地铁,建屋局组屋,裕廊工业区,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的兴建。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

同样的,新加坡老板在发薪金给雇员时,也是先扣除普通户口,医药户口和特别户口所应该缴交的公积金。连同老板所应该交的公积金一起算,总数大约接近雇员薪金的40%。所有进入公积金户头的存款,都不是保险金。这就使到这个制度复杂起来,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不是保险金,公积金会员就要为自己的公积金找出路,烦恼:
-普通户口的存款要如何投资,房子,股票,黄金等。
-医药户口不是医药保险,不等于医药保险,不买保险,医药户口的钱,有可能会花光。
- 特别户口将来摇身一变成了养老金,可以选择要买哪一类的养老保险,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最低存款,选择的条件将是非常有限。

问题是这样一套复杂的制度,对于新加坡人来说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工作。相对来说,欧美的制度就简单的多了。他们不需要想这么多复杂的投资问题,保险金交了,不幸出问题,保险金就要支付费用。

相反的,尤其是20, 30年前,新加坡人普遍教育程度低于欧美国家,又要新加坡人花时间想这这么多个人的复杂问题,似乎是强人所难,有点像兜售雷曼兄弟债券哪样,一不小心,就有种被欺骗的感觉。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用公积金存款投资股票,结果是亏多赢少。

因此,新加坡人其实很早就要懂得理财。一开始交公积金,就要规划如何使到公积金生财保值。偏偏很多人,不知道公积金不是保险金,有医药保健户口,并不等于买了医药保险。买了房子,股票,也不是保险,价格上,是升值,价格跌,就亏本。

从这一点看,新加坡人为何不快乐,不幸福,因为我们比老外要更加小心,有了公积金,生活并不一定如意,在这一方面,我们比洋人有更多的顾虑。从行动党的立场出发,这是让公积金会员有更加多的生财机会,怎么还不珍惜。国民人均节节上升,钱越多,个人发财机会就越多,偏偏不是每个人的所得都是节节上升。

公积金局收了存款就是做了一件最简单的工作,就是买政府的债券。这些出售债券得到的钱,转手就落到淡马锡,政府投资公司手上。因此,这两个主权投资公司说,它们没有拿公积金局的钱,它们没有替公积金局投资公积金会员的存款,这里面就要看你如何定义公积金存款,转手的钱算不算?

公积金对上私德

新加坡公积金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鼓励私德。你交多少,将来就拿多少。你要管好自己的投资行为,你要懂得,记得买医药保险,你要存够最低存款,不然将来养老出问题。这里举出几个很明显的例子:

-8块钱的心脏手术:许文远的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他懂得买额外的医药保险,对于一般人来说,连Medisave MediShield都分不清,就会认为许文远在说骗话。这当然不是,而是他懂得买医药保险,买到只需要付8块钱。事实上,有些保险配套,可能连8块钱都不用付。但是,有很多不幸的人,就是不明白自己的医药户口的存款一直减少,而没有获得医药保险的照顾。许文远个人的私德很好,懂得照顾自己买了医药保险,也很可能为家人买了医药保险。

-如果55岁拿走公积金,很可能一下子就花光了。这当然是政府不相信人民,因为个人私德不好,就会到印尼的小岛,泰国等地,一下子把拿出来的公积金花光。政府如何确保人人私德都像许文远那样,会买保险,为将来计划。

-普通户口可以投资孩子的教育:现金不够,可以动用公积金,不过像买房子,股票一样,毕业后,出售后,将来要归还的,还要加上利息。这是你个人的私德,你投资你孩子的教育,将来希望他们能够回报。

那么,欧美的情形是怎么样的呢?保险金是根据个人的所得来缴交,低收入的雇员,交的数目就少,高收入就交多些。以一个简单的50%来做例子,月入2000元的人,交1000元保险金。月入10000元,就交了5000元保险金。收入越高,就交多。但是,在福利方面,却不是这么计算,为了保障个人(和家庭)的基本生活,低收入的人会获得多一些照顾,月入2000元,可能获得1000元的保障金,作为养老,或者作为失业金。而高收入的人同样会获得保障金,但是,却相对减少,可能只有2500元。

这种制度在行动党看来是要不得的。高收入的人在公积金制度下,是要拿走所有的公积金的钱的,放5000,就是要拿走5000. 1000的人,只能拿走1000。高收入的人是不需要考虑低收入的人如何维持最低的生活费用。低收入的人自己想办法,去收集纸箱,去卖纸巾,去行乞,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

因此,行动党的公积金制度,就是要鼓励私德,我们个人照顾好自己,我们努力工作,增加公积金存款,将来养老就依靠自己的钱,不用政府和社会照顾。我们要保持身体健康,锻炼身体,修身养性,注意个人的行为举止。如果,真的遇上不幸事件,那就要依靠亲朋戚友的照顾了。

欧洲国家在这方面,就比较注重公德的教育。高收入的人多交保险金,多交税务,看起来很不公平,尤其是妨碍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止个人才华的发挥,但是在18世纪开始兴起的国家主义,却区别了公民和非公民的义务。而公民之间,更要有一股互助精神。提升和照顾落势国民,就是社会的公义。

公德和私德

梁启超在100多年前,提出他的【新民说】就谈到公德和私德的问题。中国传统的教育,强调个人的修养,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因此对于公德方面的教育,就比较忽视。

行动党执政以来,表面上就是一直强调儒家教育,还一直要保留东方的根。要成为东西方的交汇点。现在想一想,它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借儒家的大船,来鼓励行动党的私德教育,每个人管好自己,每个人只考虑自己的利益,这就很好办了。只要给予甜头,个人的利益,人人就会争取发财机会,不用管其他的人的死活,万一自己不幸,成了落势群体,就只好自认倒霉了。千万不要怪政府没有给你机会。

#1

因此,行动党的很多立法,政策,事实上,不单没有强调公德,而是加大力度,鼓励私德。有时候,让人搞不清的是,行动党的精英接受的是西方教育,不单没有接受西方那一套公德教育,反而大唱反调,一直强调东方的伦理和私德教育。或许,这是行动党的教育政策失败,越来越多的新加坡人,已经倾向西方教育,当然也开始诉求西方的公德价值。更大的可能是,行动党看不到时代的发展,不论东西方,强调是公德和私德并重的教育。但是,公德教育对民权,民主,自由,开放,透明有更大的要求,这是行动党很难接受的。就正如它的耶鲁国大博雅学院那样,不对外开放,只在院内搞公德,搞自由民主。

行动党的私德教育真的不少,这里举几个例子:

立法奉养父母:个人家庭的问题,自己家里解决。孩子要照顾父母,因此,国家社会没有义务负责这项私德的任务。政府立法父母可以告孩子,要求奉养费用。难道政府一点公德的义务都没有吗?

禁止进入赌场:由于有些新加坡人私德不够好,因此,我们立法禁止他们进入,要进入,就要给钱。家人还可以申请禁止亲人进入赌场。赌场的设立根本就是公德问题,既然无法解决公德问题,那就只好立法限制私德了。

外劳解决垃圾问题:垃圾问题,小贩中心的清理问题,还有公共场所的清洁问题,这些都是公德问题,行动党就只能通过立法来强制公民要有私德,不要丢垃圾,没有办法就只好依靠外劳帮忙处理垃圾问题。如果我们能够成功的鼓励公德,垃圾和其他社会问题的解决,很可能不是现在这样。

放弃公民,永久居民身份,可以一次过拿走所有公积金的钱这对个人来说,真的非常合算,不喜欢新加坡,一次过把所有的公积金存款拿走。挥挥手,没有留下任何遗憾。这是最好的资本主义安排,你付出多少公积金,就拿走多少公积金。这和欧洲的保险金不同,保险金拿不走,因为,它是一个公德,国民的共同利益。


行动党亡羊补牢

行动党看到了选票的压力,从2011大选过后,就一直在亡羊补牢。

民主社会主义:以前不提的民主社会主义,现在也搬出来。如果行动党也说自己向左倾斜,那么,新加坡的主要政党,很可能就没有右翼政党了。因此,即使行动党向左倾斜,它还是最右的一个,最讲钱,最没有公德的一个政党。

全民医药保险:如果欧巴马没有提出他的医药保险计划,行动党很可能还是像以前那样,模糊新加坡人对公积金医药储蓄和医药保险的概念。因为,搞公德的概念,是要花国家的钱,不利私德,不利个人最大利益的发展。就如美国共和党,反对欧巴马的医药保险计划。

建国一代福利:祭之丰不如养之薄也。为了选票,行动党也不得不做些公德。

行动党的亡羊补牢有效吗?行动党真的做出改变鼓励公德吗?搞了这么多年,才发现公积金制度的目的,就是鼓励私德,鼓励个人更加的自私,不信的话,为何要给自己发高工资,这不是私德,难道是公德行为吗?


#1
http://ms.chgsh.chc.edu.tw/~chi/chi_ebook/xms.htm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Sub-standard PAP and the Singapore education system

I make a 'policy shift' when I hear the debate of right politics, constructive politics and sub-standard opposition. My original aim is to discuss about “Su Dongbo, Zhang Juzheng and Singapore education system”. The discussion will end with a sub-standard PAP, in particular from the assessment of the quality of PAP potential candidates. Another policy shift is to discuss it like a play, a drama and make it more entertainment rather than a sub-standard political discussion. Act 1 Gangster’s demand Imagine a sense in the Hong Kong's gangster movie (or a godfather movie), the gangsters' master is shouting at his poor opponent and demand him to give a price for his wrong act. The poor guy without any resources can only offer his body or his service to work for the master. Back in his own chamber, the master is still not satisfied and continues to shout 'don't play, play, you think you are hero, you think you are tiger, or superstar or acting ...

EBRC objectives: Stop “Out of Aljunied”, Stop SDP Breakthrough and “Negative-Asset” Ministers.

First of all, we have to congratulate the Electoral Boundaries Review Committee for creating more competitions, especially, multi-cornered competitions in the East. When making changes, EBRC aims to achieve 3 goals: To prevent “Out of Aljunied” for Workers’ Party.  This is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ive. To prevent Singapore Democratic Party making any breakthrough in the North and Central.   To look for a solution to retire “negative-asset” ministers or reduce PAP damages. From the reported claims from different political parties, we will expect multi-cornered contests not only in single constituencies but also in group representative constituencies. The PAP hopes to have a repeat of 2011 Presidential Election. Then Tony Tan won the Presidency when he got only 35% of the votes, a narrow win.However, a win is still a win. He did in even in the very last minute, after recounts of votes.    How to achieve multi-cornered contests? By i...

Is Prism Project Another Central Planning of the PAP?

There are 3 scenarios under the Prism Project#1 of Institute of Public Policy.  However, it looks more like the central scenario planning of the People’s Action Party. From the instructional menu of Prism Project Primer #2, participants were guided to a situation in 2022 and they have to imagine, within the Primer framework, to come out with 3 possible scenarios in Jun-Aug 2012.  2022. What a coincidence! Not long ago, PM Lee declared that he would like to hold the prime minister post for another 10 years. The other coincidence is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3 scenarios and the candidates of PE2011. How competitive and sustainable are the 3 scenarios to the people of Singapore and to the PAP?   Will the scenarios produce competitive and sustainable Singapore, Singaporeans or the PAP?  Perhaps, as what the Chinese say: planning cannot always catch up with changes.   And planning sometimes turns out the wrong, bad and unexpected results, espe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