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Who makes you proud? Who can face challenges? Who is the final winner?

 

Who makes you proud?

Who can face challenges? 

Who is the final winner?







Comments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透明度倒退25年的新加坡公共财政管理。

一转眼,过了25年。 1993年,王鼎昌年成为新加坡第一位民选总统。当时,他为了维护总统负责的第二把国家储备钥匙,问了总审计长,储备知多少的问题。这个需要52年工作日计算的大工程,现在已经过了1/4个世纪。 人生有多少个25年,我们在这1/4个世纪,有没有改进新加坡的公共财政管理?如果拿纳吉作为反面教材,那当然就是没有,不只没有,还很可能倒退,比一些亚细安国家落后,甚至不如后发的一些非洲国家,如南非等。 往事如烟,新加坡公共财政管理,依然故我,透明度没有进步 - 到底有多少人知道储备的真正情形,而真实的情形是不是政府说的那样?说了就算?相对来说,国人似乎也不在乎,相信人民行动党政府的解释,而怀疑反对党的质问。 马来西亚的变天, 警惕国人,  是时候关心政府的所作所为,公共财政管理是需要全民参与。 不论世界银行,还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协助落后地区,甚至在贷款给发达国家的时候,都希望看到健全的法制和公民参与支持相关的计划。对于有些批评者,这两个组织是维护富人、富国的利益,这不正符合新加坡政府的治国方针吗?我们甚至是这两个组织的伙伴,协助它们输出新加坡的管理软件、技术到其他国家。 公民参与是过去25年的世界趋势,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一直强调,还有很多非政府组织纷纷出现,参与监督财政政策的制定和审计。而储备作为财政预算的重要一环,它的多少,如何合理使用,将会发挥它在财政政策上的效率。 人民行动党政府在制定财政政策的时候,如增加消费税,新机场的兴建,基础建设的工程,似乎是它说了算了。就如新机场需要动用多少资金,也无法说清楚。只是一味要求人民相信政府,它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新加坡的将来。这不正是和25年前一样,储备金无法及时算出来,给出同样的答案。 25年来,科技的进步,大数据时代到来,行动党似乎还是停留在1993年,利用旧电脑来计算储备、计算财政政策和预算。它忘了马哈迪就是利用脸书等社交媒体打倒纳吉的主流媒体。 在公民参与部分,其中IBP国际预算伙伴是值得关注的一个公民参与的组织。IBP通过民间力量,分析政府的政策政策和预预算,达到改善政府的财政率和降低贫穷人口。 IBP在世界各地区有超过100多个伙伴。其中,新加坡的伙伴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李光耀政策研究院。在对115个国家的调查中,竟然没有新加坡的数据。在IBP的网

梁文辉可能有点傻, 但却是真的真情流露。

 

失落,焦虑,无所适从,。。。 PAP支持者努力找回往日的 光辉、信任、初心?

  失落,焦虑,无所适从,。。。 PAP支持者努力找回往日的 光辉、信任、初心? 人民行动党让支持者无所适从。 他们失去方向,漫无目的的寻找可以安抚、可以发泄的地方。他们甚至把怒火发泄在反对党身上,把自己的错误怪罪于他人。 语无伦次,失态,失落,焦虑,其实正反映了行动党领导在沟通,危机处理,应变能力方面出现很多、很大问题。支持者没有获得足够的信息, 当然就无法配合演出。 时不我与, 怪谁? 一向信任的党,突然变得很陌生,今天的行动党不是以前的行动党。支持者的失落、失魂、不知所措,可想而知。支持者发现初心不在,信任可疑,焦虑又担心行动党如何走下去? 即使想帮忙,也无所适从,不知如何下手,因为只能向其他人一样,看电视报纸。然而,这种管道已经越来越起不了作用和沟通效率。行动党支持者的心理变化,外人很难理解, 精神领袖不在,党内难念的经,又不止一本,而是好几本。 (就像巫统和国民党的忠实支持者那样,看到巫统和国民党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他们的失落感,急切寻找党魂,不知所措,如何才可以听到正确的指引,找回失去的初心,重新信任党和安慰焦虑的心。行动党最后的安慰,很可能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显的内乱。或许有,我们也不知道,只是还没有表面化罢了。) 人民行动党的支持者,尤其是忠实的老支持者,对于党发展到今天,一定忧心重重。 几十年的精神支柱,一下子变得信心动摇,焦虑,帮不上忙,甚至,无所适从,不知所措。 支持者没有了方向,党又选择性的提供和一般人一样的信息,甚至误导、片面、一知半解、画蛇添足 、不知所云的解释,对于支持者来说,这是不足够的。久而久之,他们也开始怀疑党,透明度不够, 以救国为名,实际上,就是救党,维护既得利益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