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Posts

Showing posts from April, 2015

李显龙的华文B,凸显行动党社会服务之不足。

原本想要谈吴作栋的社会研究,突然想到李显龙的谢启#1,也是一种社会服务。这个谢启,如果以新加坡华文 B为标准,应该可以拿到特优;但是,放到华人世界,那就是社会服务不足,大大的降低国际中文水平。 让我们看看什么是国际中文水平。以下是李嘉诚 写给李光耀的悼词信: 黯悉李资政辞世,不胜惋悼,哀伤难舍。 资政是世罕其匹、东西一合的 历史 巨人,笃志结领民心民智,实现有序、自由、公平和仁惠的社会。资政一生果敢磊烈、持守相本、风度庄严、平易近人。身虽同乎万物生死,精神不灭不朽,长存人心。 李氏有缘与资政多次面晤,其思之深,见之远,仁之厚,一切一切仿如昨天,怎不感念畴昔。谨偕小儿泽钜、泽楷敬致深切慰唁,盼总理阁下与家人节哀顺应。 李显龙的中文秘书,以及联合早报,为何没有给予谢启协助?还是,他们认为新加坡华文B的水准能够走遍天下 - 华人世界的天下。还是李显龙认为,自己的华文B很好,新加坡人看得懂就好了,又何必管什么社会服务,华文B只要做到直接传达信息,就可以了。或许,李显龙根本听不到别人的声音,唯我独尊,新加坡哪里找到通晓三语的总理。华文版的谢启,就用英文原稿,以欧式思维,翻译过来就可以了。何必理国际中文的标准呢? 不论是什么原因,李显龙都做不到推广标准华文,提升华文水平的工作。他唯一能够做到的就是推广华文B, 希望新加坡华人的双语,最少有华文B的水平。因此,我们要以华文B的标准来看李显龙的谢启,不能拿谢启和李嘉诚的 悼词信相比较。与此同时,我们当然也把自己局限在新加坡这个人小红点内,而不是一个更大的世界。 从华文B,我们看到行动党的社会服务诚意。行动党只是把标准定在新加坡这个小世界,而不是世界标准。这个新加坡标准,还是有选择性的,有些是原文,有些翻译就可以了。难怪,我们经常出现中文翻译的笑话。上梁不正下梁还能够不歪吗? 这样的社会服务让吴作栋看到了危机,挑战,和社会出现雪崩的预兆 。事实上,社会服务研究,行动党天天都在做,无时无刻都在进行,只是它的标准,水平出现问题,即使是掌握所有新加坡的信息,还是不懂得推出良好的社会服务,或者选择性的执行一些社会服务,如优先考虑投我一票的选民。 一天到晚研究社会服务,行动党无法掌控未来, 看不到远景。这是吴作栋的忧心,行动党的顾虑,雪崩的背后就是变天。但是,李显龙却陶醉在华

The Yees Strategy Caught Singapore (Authority) By Surprise?

I respect the decision of the Yees not to bail Amos out. It must be a very hard and difficult decision for any parent not to bail out their children, not to mention we are an Asian society. Perhaps, this also caught the PAP government by surprise. Is this a strategy? If not, what is the rationale behind this move? It is really a ‘far bigger problem than Amos Yee’. #2 Is this a depreciation of the Asian value that Lee Kuan Yew and the PAP always champione and uphold? Is this a social change moving ahead of policy change which caught the PAP by surprise? Is the PAP government acting on behalf of ‘silent majority’ or her own ‘group thinking’ inner cycle? In a normal case, as the Attorney’s General Chambers explained below, it is rather easy to post a bail. The AGC said Yee "is remanded not because of breach of bail conditions", but because no one posted bail. The AGC added that Yee's bail is in "non-cash terms". "In other words, the bailors ne

遗愿未了,遗嘱被绑架,李光耀死不瞑目?

{李光耀一生,读法,懂法,用法,依法治国;解决问题也用法律。因此,遗嘱也是白纸黑字写清楚的法律文件。可惜,在所谓的民意和国家大事下,李光耀故居的善后工作,悬而未决,未必能够依据遗嘱来处理。李光耀走了,他走得安心吗?瞑目吗?他会从棺木里跳出来争取自己的权益吗? } 这样的开头,似乎对往生的李光耀不敬。但是,仔细看了玮玲和显扬两位遗嘱执行人和信托人在4月5日的声明后,李光耀是坚决要把故居拆除掉的。而作为长子的李总理,似乎更加乐意让民意来决定,总理在4月6日的国会上说,暂时不拆除李光耀故居,而把这个问题延后,让以后的政府来处理。 民意、国家大事应该尊重李光耀遗嘱呢?还是,遗嘱应该尊重民意,国家大事的规划呢?李光耀已经没有说话的机会了,他的两位遗嘱执行人,也尽了力,发表声明,强调李光耀对故居拆除的意愿。接下来怎么走,还未定案。 因此,暂时来说,李光耀的遗愿并没有完成。而他的两位遗嘱执行人希望国人理解李光耀的遗愿,尊重李光耀的最后愿望。这么看来,李光耀愿望未了,似乎是死不瞑目。要让李光耀死又瞑目,只能配合他的遗愿,把故居拆除,夷为平地。 建国总理李光耀2013年曾立遗嘱,坚持在他死后拆除欧思礼路住家,即使不拆,也不对外开放。李光耀女儿李玮玲和次子李显扬昨天发表声明说,将严格执行遗嘱,也希望国人尊重父亲遗愿。http://www.wanbao.com.sg/local/story20150413-52361 事情的发展,令人有很多想象的空间。 两位遗嘱执行人选择在国会开会前的一天发表声明。事实上,声明的内容,已经是公开的信息,李光耀生前已经很多次表明,希望拆除故居。他们希望国人尊重这个遗愿,也希望代表民意的国会尊重这个遗愿,因此,选择国会开会前一天,再度提醒国人要尊重这个遗愿。作为遗嘱执行人,他们的责任就是坚决执行这个遗嘱的内容。 为何总理不是 遗嘱执行人?可能,李光耀认为贵为总理,他要为国家大事忙,没有时间处理好遗嘱的执行和信托事务。遗嘱执行的事情还是留给其他两位没有涉及政治的孩子来处理比较适当。这或许是李光耀的高招,他一向都看得很远,对于故居的处理,他生前已经看到两种结果,因此,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断重申,故居要拆除。果然,我们今天看到他的这个顾虑。现在玮玲住在故居,可以暂时不处理,这样解释,李光耀满意吗?瞑目吗?

Cabinet Changes, A Team and Strategies for General Election

In a closer look at the recent cabinet changes and the so-called preparation for A Team, the PAP is preparing to lose at least one GRC and hopefully, the decline in popularity can be stopped by the passing and remembering of LKY.    Since GE 2011, the PAP’s popularity has declined. The unpopular Population White Paper, the Little India Riot, the illegal strike of bus drivers, and many other social issues, e.g the SengKang West, rat problems ...etc. have pushed down the PAP’s popularity to below 60%. The passing of LKY has helped to pull up to the support to GE2011 level. Even with 60% support, the PAP can still lose a GRC or more if wrong strategies are applied or some unlucky things (for example, major breakdown of MRT or internet) happen. What are the strategic implications for this 5th cabinet changes? PM Lee may be honest and he is showing us the PAP’s 4th generation A Team: Chan Chun Sing, Tan Chuan-Jin, Heng Swee Keat (not affected by the change), Masagos Zulkifli, an

李光耀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化立场,没有在国葬礼上,浮现显灵。

【国葬是一种国际外交。号称世界各国政要出席的李光耀国葬典礼,在国大文化中心举行时,有没有让人留下新加坡的国际视野和多元文艺气氛?】 李光耀风光大葬后,遗留下来的国际观点和大力提倡的多元文化多元种族多元语言的立场,是否能够继续下去?我们听到当下的行动党领袖,处处打着李光耀的旗帜,以继承人自居,要发扬李光耀精神,继续带领新加坡,这是政治骗局还是政治笑话?其实,行动党人也承认,李光耀只有一个,无法复制。如果以国大文化中心的葬礼为指标,我们看不到国际视野和东方文艺元素。而这些,对李光耀来说,又是所谓的治国之本。 李光耀的国葬在国内外嘉宾的隆重庄严的见证下,顺利完成了历史的一幕。作为新加坡最具国际视野的政治人物,最提倡东方文化,又以儒家治国自居的李光耀,他会如何评价自己的葬礼呢?在新加坡国旗的掩盖下,李光耀地下反思,这个国葬,是否满意? BBC形容这个葬礼具有新加坡特色 - A very Singaporean send-off。(http://www.bbc.com/news/world-asia-32082134).它从排队,胡姬花,苏格兰离别曲,李不开你面包,社交媒体的标记,李光耀爱情故事等等来说明这些特色。 那么,在国大国葬典礼上,是否也具有特色?具有李光耀的国际视野和东方传统? 从电视上,我们看到一个有头无尾的现场直播。在国歌过后,现场直播几乎直接结束,连盖着国旗的棺木如何庄严的抬出,都不知道。2200个出席葬礼的人,当然,看到这庄严的 一幕。但是,对千万个在电视旁的观众来说,有点莫名其妙,令人有一种有始无终的感觉。或许,电视台认为李光耀往生后,需要制造这种神秘感 - 无终,一种离不开你,不愿离开的气氛。 总理李显龙在葬礼上的讲话,是否继续李光耀的国际视野,国际观点?他花更多的时间在讲过去,李光耀过去的光荣史,李光耀如何打通新加坡的困境。他本身如何持续这股国际视野?还是有不同的观点?还是打着李光耀精神,就可以走遍天下?他告诉国内外的出席者,新加坡的过去,而不是将来。他的考量是持续一个星期的李光耀效应,在国内政治上捞资本。或许,李显龙根本没有什么国际视野,他就延续李光耀红箱子的秘方,继续以老观点来治国, 继续李光耀的冷战思维。 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他在葬礼上提到接班人的问题。行动党的接班人问题,其实就是李光耀的接班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