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数据显示,经济成长稳定,似乎李显龙政府治国素质可以和前两任总理一样,维持在高水平。但是,如果我们从新加坡目前面对的内忧外患,以及李显龙政府的应对能力来看,我们就能看出一个所以然。
简单的举几个内忧外患的例子,就可以看出李显龙政府的实力。
内忧方面,政府在苦恼总统大选,如何在司法,人情世故上做出合理的解释,同时,又要外国人认为,我们不是玩司法游戏。同样的,在处理城市丰收教会的案子上,也面临合情合理的司法问题。
就以经济来说,长期的不平衡发展,现在终于承认新加坡双速经济发展的现实。处于低速经济的人群,很难在高消费的新加坡维持最低的生活水平。我们发现,好多处于低速经济的人,为了技能发展基金的几十元津贴铤而走险。政府也承认,对于低收入家庭的援助增加了,间接说明低收入人群在增加中。
文化上,对于新加坡华人来说,有了自己独特的风味,这个传承甚至和东南亚邻国不同。我们似乎要独树一格,与众不同,但是,这样能够让我们了解大中华地区的发展吗?甚至说当一带一路(以及上合组织)以普通话作为第一和第二商业语言时,我们的独特华文,能够派上用场吗?
文化上出现认同问题,教育上也出现预想不到的危机。如果关心新加坡艺术学院(SOTA)的新闻,我们就不难发现创意如何被打压,自由如何被压制。为何新加坡办艺术教育,人文教育(如:国大耶鲁)会出现问题,而数理教育(如:国大数理高中,其他名校)没有出现管理上的创意,思维问题?
这些内部的忧虑,只不过是表面上,我们在媒体看得到的新闻,不用说其他的我们看不到,或者,政府不愿意让人民看到的。这些忧虑可能多到我们无法想象。长期下来,我们的创意,生产力,竞争力,综合国力就会被拉低,(已经一直在拉低)。李显龙政府,尤其是李光耀过世后的政府表现,能够说高素质的解决这些问题吗?反而我们看到更多的高压手段出现,加深防止忧虑新闻的散布。
内部忧虑没有能力解决,反映在处理外患问题上,就更加凸显出李显龙的无能。新加坡目前已经没有外交人才能够解决新加坡和中国的问题。李显龙没有现身一带一路高峰大会,就是一个例子。事实上,我们在亚细安,也喜欢独树一格,这些作风往往也和邻国不同。这到底要表现出新加坡的风骨,还是不悟现实。
外部投资回报,长期以来就是一个问题。自己监督自己,自己报告财务报表,如何取信于人?最近,政府投资公司和淡马锡双双报告投资失利,难道是一个短期现象吗?由于与中国的关系出现变化,过去一些好的投资,如挂牌前的好处,好的投资地点等,将会失去优先权。不单如此,将来一带一路的投资机会,也将面临挑战。如果我们只是依靠欧美的低回报,政府在应付公积金2.5%的利息上,将会是一个大问题。
一个比较少人注意的外患,来自西方的民主自由思潮。欧盟、英国在和我们签订贸易条约时,已经开始纳入保障人权,民主自由等因素。而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也比以前更加务实,退出TPP,就是一个例子。这个外患和我们的内忧互相竞争,李显龙如何平衡这两个矛盾?
我们在文化和教育上的独特选择,也将会是我们在面对外患时,措手无策。单语,单思维,缺乏创意,安乐窝思想,不愿冒险,一切依靠政府,可以出国的,不愿意回来,处处都显示出我们没有一只生力军来应对外患。
李显龙政府的团队,部长们,以及所谓的接班人,处处都显示出他们的无能为力。或许,这是李显龙独特管理方式使然,他的自我监督理念,没有办法把团队的素质提高,无法激发出应对内忧外患的高招。如果真的如此,事情还比较容易解决,就是把他换掉。让另一个人激化团队的生产力,提高团队的管理素质。
但是,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缺点,自己的短处。李显龙当然也不例外。他也不会承认这是他的管理问题,领导能力问题。而想挑战这个权威的人,即使知道新加坡面临严峻的内忧外患,也是提不出勇气,站出来为国牺牲。这种心态,变本加厉激化无法处理的内忧外患。
新加坡表面上一切风平浪静,李显龙政府在没有国会制衡下,自我监督,自圆其说的背景下,根本没有内忧外患的认知问题。但是,如果我们检讨李显龙在应对内忧外患的手段、手法的灵活性,应变能力,我们就会发现和上两任总理比较,在素质上就会出现很大的落差。
这些落差,媒体没有指出,反而把矛头指向别人,如:大国欺负小国;新加坡独特的背景,别人需要接受我们的立场; 投资回报低或者失利,是外部环境造成; 创意,生产力问题,和教育和经济政策无关。
这是新加坡版本的“国王的新衣”!
Comments
Post a Comment